准妈妈营养补充剂


孕期的营养需求较之非孕期相对增加,专家普遍认为,孕妇完全可以从平衡膳食中获得全面的营养。然而,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孕妇 通过膳食摄入尚不能满足自身和胎儿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则需辅以一定的营养补充剂。营养补充剂是指一类旨在补充膳食的不足或特殊需要的产品。但是营养素的过量使用可能产生毒副作用,并干扰其他营养素的吸收。

近年来,孕妇使用营养补充剂的情况日益普遍,成都市某医院产科门诊随机抽取140位孕妇,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孕妇中营养补充剂服用率高达79.3%。使用者中,90%为孕中、晚期者,82.0%是每日按时服用一种或多种营养补充剂;营养补充剂的种类以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为主;服用的原因分别是医生建议(占 58.6%)、自认为需要(占27.9%)和亲友建议(占26.1%),受广告宣传影响较小。

营养补充剂亦称膳食补充剂,是旨在补充膳食的不足或特殊需要的产品。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副教授曾果说,孕妇可以从平衡膳食中获得全面的营养,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通过膳食摄入的形式尚不能满足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则需辅以一定的营养补充剂。营养补充剂应是天然、非天然的膳食成分或其他动植物成分,不是普通食品,也不能替代普通食品成为膳食的惟一来源。

曾果认为,我国传统膳食和孕期特殊的生理状况,易导致孕妇钙、铁、锌、叶酸、维生素A等营养素摄入不足,而目前孕妇使用的营养补充剂种类,与其总体需求大体一致。

北京一位姓孙的准妈妈在怀孕的头3个月里,一直遵照医嘱服用叶酸,怀孕4个月时,开始服用医生开出的营养补充剂,“就是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那种。”一位产科医生这样解释到,在怀孕的头 3个月里,孕妇体重增长较慢,所需营养与非孕时近似。从第4个月起,体重增长迅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迅速增长,从此时起必须增加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满足合成代谢的需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营养研究室主任荫士安教授说,妊娠期间,为供给胎儿生长发育和自身组织结构、代谢的相应改变,孕妇 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血浆中多种微量营养素的含量随着妊娠的进展呈缓慢持续下降。而孕期甚至孕前缺乏微量营养素,不仅影响孕妇 的健康状况,都可能对胎儿以及婴儿的生长发育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他指出,尽管目前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然而育龄妇女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或边缘性缺乏的发生率还较高,积极防治微量营养素缺乏或亚临床缺乏,有利于改善孕妇的健康和优生优育。例如,女性于孕前和孕期补充适量的叶酸,可预防大多数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给维生素D缺乏的孕妇每日补充10微克维生素D,可降低新生儿低钙血症和手足抽搐以及母亲骨软化症的发病率;孕期联合补充钙、铁、锌,使其达到或接近推荐的膳食摄入量,可显著降低孕妇贫血发生率,也是保证孕妇健康和婴儿生长发育的最佳方式。

荫士安认为,在城市很多孕妇当中,存在着盲目补充、乱补充和过量补充的问题。荫士安指出,人体内必需微量营养素的水平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必须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即适宜的浓度范围。在积极防治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同时,要认识到过量补充微量营养素的危害,特别是孕初期存在对胎儿致畸的危险性。

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的高收入人群,需要重视孕期微量营养素(包括多种维生素或矿物质)摄入过量的问题。例如,在妊娠头几个月中,摄入异常高的异维甲酸(维生素A类似物),可导致自发性流产和多种先天缺陷;孕妇对维生素A过量的敏感性增加,摄入大剂量维生素A可导致胚胎吸收、流产或新生儿出生缺陷。

荫士安强调,平衡膳食与合理营养是保证孕妇健康的前提条件。多种微量营养素的补充,应在营养保健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进行。

曾果表示,首先,应该加强对孕妇的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提高 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使其主要通过平衡膳食获得充分的营养;其次,提高医生对营养补充剂的正确认识十分重要;同时,积极开展对各类营养补充剂的适应征、最佳使用时间和剂量等的临床研究,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2022-11-13 10: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