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记忆障碍成为中国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老年记忆障碍又称老年性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精神疾患。统计显示,在我国,60岁至69岁老人患老年记忆障碍的比例为1%至2%,70至79岁为4%至8%,80岁以上为15%至20%。以此推测,目前我国约有该病患者500万人之多。

医学专家杜红坚说,老年记忆障碍的临床早期症状为进行性记忆衰退、反应迟钝,时间、空间定向能力下降等,且病情发展较快。这些症状常被人们所忽视,延误了早期的发现和诊治。直到病情发展到中晚期,表现为性格和行为改变、呆傻或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才引起家属的重视。

杜说,此时确诊后,病人的存活时间一般在8年左右,病人和家属往往因此承受巨大的身心痛苦。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用药,可以延缓病情的进展,对于维持老年记忆障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十分有利。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2022-12-27 13: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