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女,52岁,1996年3月26日初诊。患者近10年来,大便不绝不畅,数日一行,曾服大黄苏打片、果导等药,只可取效暂时,旋即如故。有咳喘病史,夜间咳喘较甚、胸闷、腹胀、口干,舌红、苔薄,脉细。试用桔梗汤加减以提肺气,养育肺阴。处方:桔梗12g,紫苏10g,紫菀10g,党参12g,太子参12g,麦冬12g,枳壳6g,杏仁10g。
服上药3剂后大便1次,仍干结、口干、咳喘胸闷稍减,继服上方加生地黄15g。5剂后诸症消逝,大便变软畅达。继投上方15剂后,已逐日解大便1次,随访1年未始复发。
按:此例便秘,乃肺气虚,致气机起落变态,大肠传导迟钝。肺为水之源,脾之运化水液的用意有赖于肺气宣发和肃降效力的和洽,肺失宣降,水液不可,则肠道凋谢而大便难行。昔人有“开上窍以通下窍”,即理肺开秘法。方中桔梗、紫苏、紫菀理肺平喘,又润肠通便,与诸药适用,有提肺气、养育肺阴之功,使肺阴复而津还肠润,肺气足而魄门启闭有度。
王某,男,70岁,1994年11月14日初诊。患者便秘20余年,大便5~8日一行,便秘甚时需服麻仁丸。近几年来便秘慢慢加重,10日不行行便1次,需蹲厕1小时以上。自愿腹部胀满闭塞难忍,曾服苦寒泻下、增液润肠等中药不效。症睹神疲惫力,面色无华,语音卑微,形体瘦弱,腰膝酸痛,纳呆口干,舌淡、苔薄,脉弱。治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脾补肾。处方:太子参15g,沙参12g,生白术15g,黄芪20g,升麻6g,当归12g,白芍15g,肉苁蓉20g,怀牛膝12g。
服上方3剂后,大便仍不行自解,自愿乏力纳食好转,故火线加首乌15g,白术的用量加至30g,威灵仙15g。服上方3剂,大便自排1次,较软,精神转佳,口干、腰膝酸痛均有好转。原方白术加至50g。连服20剂,每1~2日解软便1次,诸症消逝,继以火线稳定。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此例便秘,由性情虚,运化不健,生化之源亏欠,再加上年迈肾衰,常用苦寒泻下之品负气虚津伤,肾失温煦滋养,则大便秘结,故益脾补肾法是医疗晚年性顽固性便秘的。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肉苁蓉、何首乌、牛膝,可补脾虚益个中气,补肾虚润其肠道。方顶用生白术加至50g,肉苁蓉20g,笔者以为,治病必求其源,便秘之源正在于脾胃,脾胃之药首推生白术。肾失温煦滋养首推肉苁蓉,可补中有润。本方双补脾肾,不燥不寒,能巩固脾肾对大肠宣导运化,激动排便。对晚年久病或久服泻药变成脾肾双虚便秘有较好的用意。
徐某,男,33岁,1997年6月18日。患者于本年1月间行阑尾切除术,半年来时常下腹胀痛,排气排便不畅。2周前曾正在某病院诊断为肠粘连、不所有性梗阻,灌肠后得以缓解。近5日腹部胀满,疾苦难忍,疼有定处、拒按,食后必吐,大便不可,排气极少,舌质紫暗,脉涩。治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以活血逐瘀,行气止痛。处方:当归12g,生地黄15g,赤芍12g,川芎9g,桃仁12g,牛膝15g,枳实12g,大黄20g,芒硝20g(后下)。
服2剂后,排少量干燥黑便,腹痛减轻,火线去大黄、芒硝、枳实,加紫草15g、延胡索10g、木香10g。服3剂后,排气平常,解大便2次,腹部平软能食,腹痛消逝,原方加丹参12g,药后腹痛未发生,大便自调。继火线稳定10天,随访1年未再复发。
按:此例便秘,由大肠气机倒霉,血行瘀滞,肠络痹阻,则气滞血瘀,临床则睹腹痛拒按、排气不畅、大便欠亨。故以活血行气而立法。方中当归、生地黄、桃仁润肠通便生津,红花、川芎、丹参、赤芍活血逐瘀,木香、延胡索行气止痛,大黄、枳实、芒硝荡涤肠胃,紫草解毒散结。敌手术后肠粘连有肯定疗效。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标正在于转达更众音讯,并不代表本网协议其主见和对其线.如涉及作品实质、版权和其它题目,请正在30日内与本网联络,咱们将正在第暂时间删除实质或供应稿费!
一、请遵从中华黎民共和国相闭司法准则、《世界人大常委会闭于爱护互联网平和的断定》及《互联网音信音讯任事治理轨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