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真的是对脂肪细胞最重要的一顿饭吗?


根据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Physiolog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养成长期吃早饭的习惯会影响我们体内参与脂肪代谢的基因活性,进而对脂肪细胞产生影响,提高其摄入糖类的水平。这一机制或许会降低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来自Bath大学与诺丁汉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相比体型较瘦的人群,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相对较低,重要的是,这一趋势与人们的体脂水平呈正相关。

在六周的时间内,研究者们对49名志愿者(其中29名健康人以及20名肥胖患者)进行试验。志愿者们分为两组,一组在11点之前吃早餐,另外一组则保持饥饿状态直到中午。前一组中,志愿者们被要求在睡醒之后的两个小时之内摄入至少700卡路里的食物,而禁食组则被要求在中午之前都不能够摄入任何能量。

在实验期间,研究者们检测了志愿者的代谢水平、身体成分、食欲反应以及代谢与心血管健康相关指标的水平。此外,他们还检测了志愿者体内44个与脂肪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了脂肪细胞响应胰岛素刺激摄入葡萄糖的能力。

该研究的首席作者Javier Gonzalez称,还研究更加清楚地揭示了脂肪细胞响应日常饮食的特征,因此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靶向这些内在机制进行肥胖相关疾病的治疗。“由于参与者们摄入的都是高纤维的早餐,因此我们无法排除早餐内容对脂肪细胞代谢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还需要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