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麻炭疽病 红麻-21保健品网


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幼芽染病胚轴呈黄褐色糜烂,有的出土不久病部软化缢缩或猝倒而死。子叶染病初生紫红色小点,后变为近圆形至不规矩形黄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四周紫红色。真叶染病症状与子叶类似,但可沿叶脉扩展,使叶片局部扭曲。茎部洒病产生黄褐色近椭圆形略凹病斑,四周红褐色或紫红色。顶芽染病变黑糜烂,周围组织稍肿胀或抽生横枝状“杈头”造成植株配住不长。蕾、花染病常糜烂脱落,蒴果变为畸形。湿度大时病部产生桔红色粘质状分生孢子群。

病原ColletotrichumhibisciPollacci称红麻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C。hibisci—cannabiniSacc。分生孢子盘上刚毛少见。分生孢子梗长圆筒形,单胞无色,大小15—24×4—5。分生孢子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2—24×3。5—6。0。孢子萌发、病菌生长温限3—35℃,适温为25℃,最适相对湿度近100%。病菌有1号、2号二个生理小种。

传播道路和发病条件病菌在病残体或在种子内外越冬并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部产生的分子孢子经过风雨飞溅或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该病扩展程度主要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种子带菌率及气候条件。品种间抗病性差别显然,春秋雨季适温多雨易发病。南方多发生在5—6月和9—10月,北方春季发病轻,7—9月进入雨季易发病。麻田低洼或地下水位高,偏施过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选用抗炭疽病的品种。如我国的湘红麻2号,美国的埃弗格莱兹41、71,古巴的古巴961、1087等。种子消毒。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80%炭疽福美、稻脚青、多福混剂等拌种后密闭贮存半个月左右。进入发病季节,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国外用有效成分0。05多果定或0。2%的5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拌种效果优良。加强麻田管理。雨后及时排水,严防湿气滞留,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恰当增施钾肥,留意提高抗病力。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2022-12-08 1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