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辟谣 配方奶粉少量香精没危害


市场上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那么多,配料表中又有那么多的名称,爸爸妈妈们不免会犯迷糊,这些都是婴儿奶粉必需要有的配料吗?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上,关于“部分婴幼儿奶粉含香兰素”、“孩子吃了添香奶粉后上瘾产生依赖”的言论被热炒,引起不少父母担忧。记者查询发现,这是2012年湖北一家检测中心闹出的乌龙事件。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孙宝刚表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香精都属适量添加,没有危害。

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2012年一些进口1段(0至6个月)奶粉被湖北一家检测中心检测出含有香兰素,而被涉及品牌均表示否认。随后,该中心又对外宣称由于检测人员操作失误,并未检出香兰素,原先的检测结果无效,但这一乌龙事件让公众至今对洋奶粉“添香”担忧不已。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香兰素研究专家孙宝国教授表示,6个月以内的婴儿对食物没有偏好,不需要添加任何香精就可以接受。6个月以后,婴幼儿经过对比各种食物味道,会逐渐产生一些偏好,就有了在配方奶粉中添香的需求。“我国标准规定,香兰素的最大允许使用量是5mg/100mL,既然在配方中注明了含有食用香料,一般都不会超标,不会对身体产生有害影响。超出了是不能经过出厂检测的。事实上,如果香兰素超标,味道反而更不好,婴儿不容易接受。此外,目前允许添加的香精有香兰素、乙基香兰素、食用香精和香荚兰豆浸膏,这些香精其实味道比较单一,并不像平时吃的冰淇淋之类的那样香甜,婴儿吃了也不会上瘾。” 孙教授说。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在给宝宝选奶粉时,一定是看了又看的,希望把所有的信息琢磨透,但是你真的会看奶粉包装上的各项说明吗?

在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了:“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照递减顺序排列。”So,配料表的排列顺序隐藏着原料的添加量。想知道哪种原料添加得多,看配料顺序就了解。

很多奶粉罐上都不会写上奶粉的生产工艺。奶粉的质量与其生产工艺息息相关,目前奶粉的生产工艺方法主要有两种:干法和湿法。

想要判别奶粉采用何种工艺,怎么从奶粉包装上得到信息呢?最简单的就是看奶粉外包装上的配料表。如果表上第一个写的是脱脂奶、脱脂牛乳或鲜牛奶,那么采用的是湿法工艺。反之,配料表里写有优质奶粉、脱脂奶粉等粉状原料的则是干法工艺。这两种技术加工后的奶粉在色泽、密度上有一定区别,各有利弊。

很多妈妈一听到添加剂三个字,立马恐慌。今天,小编给添加剂正名了:其实不是添加剂都有害,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口味,只要量安全即可。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