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局赋能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中国眼谷是全球首个眼健康科创产业综合体和科技人才集聚地,是全国第一个以眼健康为中心的产业园区。为有效解决园区医药企业在注册审批、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难点堵点,在省局指导和帮助下,中国眼谷于年初入驻温州市首个省级医药创新和审评柔性服务站,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服务,助力园区医药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服务站入驻以来,已累计开展涉企服务180余件,协助企业完成工商注册或迁址67家,引入眼健康行业企业107家,兴齐眼视光、谱希基因、云视光等行业领军、上市企业纷纷落户投产,园区预计年产值将达5-6亿元。

一、优化服务,为药械企业助力提效。具体做好“四个一”。一是服务“一”站办。协助园区和周边药械化企业申请办理注册、许可、变更、备案等事项,协调对接审批、审评、检验、认证等工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二是学创“一”平台。利用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知识产权日等开展普法宣传和培训,搭建科创沙龙、政企对接会、专业展会、专业论坛、产业联盟等平台,促进企业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共同发展。目前已举办主题科创沙龙5场、“三服务”活动3场。三是对接“一”专班。成立眼谷工作专班,为眼谷企业提供实时“跟踪服务”,对产品质量、知识产权、业务审批等进行“集成服务”,协调上级部门、中国眼谷、第三方机构等单位开展“共建服务”。四是问效“一”评价。制订《柔性服务站服务规范》及配套制度,建立专人对接机制,及时回应企业关切。每季度对服务事项、咨询问题、答复解决等情况开展绩效评价,不断提升业务服务能力。

二、关口前移,为产业发展赋能提质。一是打造“一体化服务站”。针对涉企审批耗时长等问题,服务站开展“事前介入—一站申请—上门服务—发放证件”全程帮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式常态化服务。特别是原先需要到国家、省、市层面办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药品生产许可等事项,依托综合服务站实行包办代办,助力企业“一次不用跑”。同时,将服务延伸至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药品经营许可办理等46项许可审批事项,有效缩短企业获证时间。如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至目前的0.5天,大大提升了企业获得感。二是开辟跨级联动“绿色通道”。针对医疗器械产品审评流程一般需要耗时2-5年的实际情况,服务站充分发挥省、市、区三级联动优势,打通数据壁垒,开劈绿色通道,有效缩短注册产品获证时间。如:温州明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拟申报注册眼科辅助诊断类软件产品,因尚未纳入现行《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产品注册周期通常需要3-5年。服务站开启跨级联动服务,指导企业向国家局申请分类界定,争取将产品界定为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时间有望缩短至2-3年。三是搭建政策服务“直通车”。针对企业在产品注册、设计开发、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对接省、市、区三级技术专家资源,帮助企业答疑解惑,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如:服务站通过对接省级评审专家,指导优眼(温州)科技有限公司申报注册“创新医疗器械”,全程“陪跑”加快科技创新产品落地。

三、搭台唱戏,为产业集群注血提优。一是拉动优质投资。服务站发挥自身优势,与中信医疗基金等31家投资基金公司合作,建立12亿元的产业基金。加强眼健康科创项目融资对接,目前已授信300亿元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园区企业清大视光、优眼科技、小梁医学等首期募集资金总额有望达到3.8亿元。二是打造共享平台。秉持共建共享、绿色开放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合作实验室、检验平台和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如将重点建设国家药监局眼科疾病医疗器械和药物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眼健康药械产品检验服务平台等等,全力助推园区眼健康产业集群发展。同时,成立由35家企业组成的眼视光知识产权联盟,促进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三是打响产业品牌。组织推动眼谷企业参加各类业务培训、项目路演、专业展会和产业联盟,特别是组织眼谷企业参加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2021温州国际时尚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论坛活动,输入优质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如7月中旬在海口举行的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中国眼谷11家公司组团参加,吸引线.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提供稿费!

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2022-12-21 09:52:56